推荐企业 更多+
      活动项目 更多+
福永联谊会2011年迎龙足球贺岁杯比赛
      深圳市琴江文化研究会福永联谊会2011年迎龙足球贺岁杯比赛发起人:福永联谊会秘书长魏基彬联系电话:1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苑天地 > 论文选登
论文选登
国凯 琴江人永远怀念您
时间:2014/5/27 15:30:04        点击:1434

516凌晨,中国共产党党员、琴江儿女的优秀代表、本会顾问、一级作家、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国凯先生,不幸在广州病逝,享年76岁。

 

 

在本期<琴江>会刊完稿即将赴印之际,惊悉国凯仙逝的噩耗,本刊编辑部紧急增添在深五华人沉痛悼念琴江优秀儿子陈国凯专栏,以表达在深五华乡贤对琴江优秀儿子陈国凯的哀思与敬意。

陈国凯,您是我们琴江儿女的优秀代表。您坎坷一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终有大成。您树高千丈,叶连茎根。您“子不嫌母丑,游子赤诚心”,拳念故里草木,牵挂家乡建设,奉心智,献财帛,有求必应,毫不保留。在年老有病之时,您还委托儿子陈纵向五华安流中学捐赠图书及足球比赛服装。在广东电视台对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的现场直播为您颁奖时,您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到现场接受颁奖。而当您得知家乡人需要向您请教有关客家先贤陈秀甫文化研究和《陈秀甫传》编写工作的有关情况时,您欣然同意接见,同时为《陈秀甫传》题写书名,并题词:“德为先,重教化”,“处世莫大于积德”。这包含着您对家乡的拳拳爱心,浓浓情义。

国凯,您是琴江儿女的的骄傲,您为家乡人民的宝贵奉献将万古流芳。您的名字将和家乡的山河同在,与家乡的日月同辉。琴江人永远怀念您!

 

 

             痛悼陈国凯先生

 

先生运笔起惊雷,北蒋南陈赞誉魁。

善揭疤痕多示警,疾呼正义未徘徊。

天堂赴召文坛恸,噩耗传开梓里哀。

痛悼斯人难再得,最伤此世不重来。

 

                               五华县人民检察院:张让兰

    

 

“故乡山水梦中来”

——悼念著名作家陈国凯

 

缪德良

 

久雨不睛,18日我又窝在家里。上午10点多钟,中国客家文学院的李凤婵副院长来了一个电话,甫一听到她那有别于平常的低沉声音,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果然,她说,陈国凯主席去世了。我的心猛地一沉,一时黯然无语。许久才问,什么时候的事?她回答,16日凌晨的事,追悼会于24日在广州召开。噢,走得那么快!虽然知道他一直病,但才76岁,还不算很老的年龄呀!一颗文学巨星就这样永远地陨落了,真令人惋惜和痛心!

一连几天,情绪低落。有关陈国凯与故乡的点点滴滴又在脑海里浮现。

陈国凯先生是我县安流镇半径村青龙寨人,早年离开家乡,几乎一直工作、生活在广州。他是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担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8年,工作与创作任务繁重,后来又长期患病,虽然极少回乡,但对家乡一直念念不忘,眷恋有加。1995年冬天,已有八九个年头没回家的陈国凯先生抽空回到五华休假。短短三两天时间,他被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所感染和振奋。他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顾不上休息,深入有关部门和地方采访,写出了一篇近8000字的文章,题目为《为有新风扑面来》,在羊城晚报上发表,有力地宣传了五华。“人过中年常念旧,故乡山水梦中来。每个中国人都有故乡情结。纵使飘洋过海关山万里,也忘不了养育他们的故土家园。”这就是陈国凯先生写在文章开头的几句话,可见其切切乡情。2003年秋天,在深圳宝安区的五华同乡联络处理事会,为了记述五华人在宝安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计划出一部报告文学集《五华人的足印》,找到先生要给写个序,先生二话没说,很快就给写好了。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他又是这样写的:“人过中年倍思乡。”浓浓的乡情,一直溢满陈国凯先生的心间。

前几年,乡人开展对明初光禄大夫陈秀甫文化的研究,为了向亦是陈秀甫裔孙的陈国凯先生请教一些问题,通过许多渠道甚至是有关领导进行联络,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先生身体不好。20114月,就在大家都感到无希望的时候,先生的小孩陈纵捎信说同意接见,但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内。当月24日上午,几位乡人便去拜访先生。先生虽抱病,仍到门口迎接,并认真听介绍、浏览资料。他说话有困难,但仍用一些动作和简单的话语与乡亲交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末了还带大家参观其工作室,并题词相赠。原约的时间半小时,1小时过去了,他仍兴致勃勃,毫无半点烦倦之色。在大家离开时,他又送至电梯门口。父老乡亲,永远是先生心中的牵挂。

我担任五华县文联专职副主席和作协主席已多年,虽未与陈国凯先生直接见面交往,但也从工作联系中感受到了他对故乡文学事业的深切关爱和浓浓乡情。

2001年,我开始兼任《琴江文艺》(现为《长乐文艺》)主编,为办好刊物、培养作者,决定请先生担任顾问,便委托作家杨新乔与之联系。很快,先生便回了信。信虽简短,但深情浸润每一个字:“家乡的刊物,要挂顾问头衔,照挂可也。理应支持的。”捧读此信,我们感动莫名。一个大作家,他没有嫌弃家乡的内部小刊物。20078月,我县成立了作家协会,先生早已病了,我写信给省作协的廖红球书记,询问国凯主席的身体情况,要他转达五华文学爱好者的问候和祝福,并希望廖红球书记能为我们题写协会名称。廖书记收信后马上打电话给我,说国凯主席一直静养,恢复尚好,平时能读书看报,只是说话有困难,交流不便,请大家放心。至于为五华作协题名,他说会视国凯主席的身体情况请他来题。因为五华是陈国凯主席的故乡啊!不久,廖红球书记果然给我们寄来了陈国凯主席的题字。字虽不如以前的潇洒刚劲,但仍不失沉稳与雄浑,这让我们心里顿时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

2011年初,为了让“三无”的《琴江文艺》走出一条活路,我们决定将之更名为《长乐文艺》。“琴江”是五华母亲河之一,“长乐”乃五华之旧县名,大家都能够接受这样的变更。启用新刊名,我便写信给陈国凯先生的夫人纵瑞霞大姐,要她视先生的身体情况请之给我们题写刊名。又是很快,纵大姐便寄来了题字。字的风格已有点改变,似可看到病魔正在摧残着先生。只是落款的“陈国凯”三个字仍不失当年的风采,心才稍安。不久,为了激励广大文学爱好者向陈国凯学习,培养发掘更多的人才,经向各方面征求意见和多次召开会议,我们决定创设“陈国凯文学奖”。我忙写信向先生请示,很快又收到了纵大姐寄回的信。信中说国凯同意设立该奖,并建议每三年举办一届为好。前年开始我因年龄关系“改非”了,不再担任文联领导了,县里面领导也有设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全县性文艺奖的想法,所以设立“陈国凯文学奖”的事就暂时被放在一边。那段时间,先生还寄赠我一套签名的《陈国凯选集》(三卷),我视若珍宝。我知道这寄托着先生对家乡文学事业的深情关注和殷切期望。

陈国凯先生对家乡可谓有求必应,全无保留。就连纵大姐亦受其影响,对五华的来信来电等尽快处理,并寄回自己的多篇文章给《长乐文艺》发表,表示其夫妇对家乡的热情支持。

先生走了,走得那么匆忙和突然,让许多人感到始料不及和震惊悲痛。但先生将永远活在家乡的青山秀水间,亦如那不灭的青龙古寨,永远矗立在家乡人民的心中!

 

2014.5.21于水寨

 

 




  关于我们 政府批文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主办:深圳市琴江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和合网